摘要:根据北京地区实际的住宅建筑方案,针对当地冬、夏季不同的室外气象条件,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软件DeST,计算分析了房间耗热量和耗热量指标随住宅外围护结构保温状况的变化。通过分析比较,初步确定满足冬、夏季住宅节能要求的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
关键词:住宅建筑 外围护结构 耗热量指标 耗冷量指标
1 前言
在节能住宅的设计中,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是影响住宅冬、夏季能耗指标的重要因素。我国现行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从降低冬季采暖能耗的角度,详细规定了北方各采暖地区住宅围护结构构件传热系数的上限值,但这些限值主要是根据冬季的室外气象参数确定的,并没有考虑当地夏季室外气象条件的变化特点。而对于某些采暖地区(如北京),其室外气象条件的特点是冬季寒冷和夏季炎热。此外,作为影响住宅热状况的另一个重要外扰,太阳辐射对各个朝向的作用又是有所差别的。因此,为了以zui少的投入获得的保温效果,应同时考虑室外气象条件变化的动态性和方向性对住宅围护结构保温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地确定住宅外墙及屋面的保温性能。
住宅节能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人体热舒适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机械系统的使用能耗。因此,本文以北京地区实际的住宅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分析软件DeST,分析住宅建筑外墙和屋面保温性能的变化对房间冬季耗热量指标和夏季(6、7、8月)耗冷量指标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同时满足冬、夏季住宅节能要求的外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
2 研究方法及工具
采用计算模拟分析的方法。相比于实验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研究不同住宅建筑方案在各种内扰和外扰作用下的室内热状况特性(室温和负荷)。
模拟分析的工具是清华大学空调教研组经过20年时间研究开发的DeST软件。该软件对建筑热过程模拟的可靠性已通过傅里叶变换方法,在不同建筑物结构和不同室内外热扰状况下得到了验证。因此,在建筑描述、室外气象条件、室内热扰量及室温设定值定的情况下,可通过DeST模拟分析。住宅耗热量指标和耗冷量指标的全年逐时变化情况。
3 研究对象
3.1 建筑形式
研究对象为普通的5层居民住宅楼,其标准层的平面布局见图1所示。
为了简化问题,选取取底层、中间层(3层)和顶层的中间段及东、西端头的南、北向房间,分析它们的耗热量和耗冷量指标的变化。这些房间的功能均为卧室,房间的朝向分别为南向、北向、东南向、东北向、西南向和西北向。
3.2 围护结构
围护结构材料的选择应保证它们的传热系数不超过新节能标准中所规定的相应限值。各部分围护结构构件的具体构造及其传热系数见表1所列。
表1 围护结构构件及其传热系数(W/(m2·K))
构件 | 具体构造 | 传热系数 |
外墙 | 加气砼300mm。 | 0.96 |
内热源 | 人员总数或功率 | 运行模式 |
人员 | 2人 | 0:00~8:00:*,8:00~12:00及15:00~19:00:18%,13:00~14:00:60%,20:00:25%,21:00:40%,22:00:50%,23:00:60%。 |
照明灯具 | 45W | 0:00:20%,1:00~18:00:3%,19:00:20%,20:00:30%,21:00:40%,22:00~23:00:50%。 |
家用电器 | 110W | 0:00:20%,1:00~18:00:3%,19:00:55%,20:00~22:00:80%,23:00:40%。 |
表3 均匀和不均匀方案的围护结构保温材料(聚苯板)的厚度(mm)及总消耗量(m3)
| 东向保温材料 | 西向保温材料 | 南向保温材料 | 北向保温材料 | 总消耗量 |
均匀保温方案 | 30 | 30 | 30 | 30 | 74.5 |
表4 均匀和不均匀方案下顶层房间的耗热量指标(w/m2)及相对耗热量(%)
| 保温方案 | 房间朝向 | 总和 | |||||
南向 | 北向 | 东南 | 西南 | 东北 | 西北 | |||
耗热量指标 (w/m2) | 均匀 | 13.9 | 15.4 | 20.5 | 20.4 | 21.5 | 22.2 | 114 |
不均匀 | 15.9 | 15.5 | 19.7 | 19.6 | 19.8 | 19.6 | 110 | |
相对耗热量指标 (%) | 均匀 | 1.0 | 1.1 | 1.5 | 1.5 | 1.5 | 1.6 | |
不均匀 | 1.0 | 0.97 |